地球上种群数量最大的鸟类也是餐桌上的美味——家鸡发布日期:2024-08-24 浏览次数:

  QY球友会官网答案可能有些出乎意料,因为除了你家的猫咪和狗子,我们每天接触到最多的动物,其实可能是——家鸡。

  没有一种肉食能像鸡肉一样,煎炒烹炸炖多种做法均可,酸甜辣咸各种口味皆宜。作为一种优质、价廉、方便获取、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家鸡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而鸡也依靠着人类的饲养,成为鸡形目中的赢家,年产量几百亿只,成为数量最多的单一脊椎动物物种。甚至有一种基于演化角度的说法,认为不是人类驯化了鸡,而是鸡利用了人类。

  那么,作为“鸟生赢家”的鸡,究竟是怎样“傍”上人类,一步步被我们驯化,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主角的呢?

  家鸡:谁是我的祖先?我们说的鸡的标准中文名是“家鸡”,学名为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

  雉科是鸡形目中最大的科,其下又有个44个属,而原鸡(Gallus)正是其中一个属。

  通过上面的表格,比较原鸡属各物种和家鸡的学名,根据生物命名的一惯法则,我们可以看出,家鸡被归为红原鸡的亚种。

  此外,“domesticus”一词意为“驯养”。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推断家鸡是由红原鸡驯养而来的,红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红原鸡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森林中,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以及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均有分布 来源丨

  达尔文的祖父认为“红原鸡是家鸡的祖先”,达尔文赞同这一观点,他从外形、内部结构、生态习性等方面对这一说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将家鸡的起源指向了红原鸡。

  随后,生物学家们通过对BCDO2 (β-胡萝卜素双加氧酶2) 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序列在灰原鸡与家鸡高度相似。

  也有人通过微卫星标记进行检测分析,证明了红原鸡是家鸡基因库的主要贡献者,但其他种类的原鸡可能对家鸡的基因库也作出过贡献。

  红原鸡脚上有个又长又尖向上微微弯曲的距,雄鸟毛色鲜亮,生性警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来源丨网络

  所以,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基本可以确定家鸡以红原鸡为驯化主体,但驯化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多次和其他野生原鸡的杂交。

  考虑到早期的驯化鸡很容易和野生原鸡接触,甚至不排除混养的可能,杂交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从野生原鸡到家禽的猜想既然红原鸡就是家鸡的祖先,那么,红原鸡是怎么一步步演化成家鸡的呢?

  许多年前,野生的红原鸡发现人类居住地附近有谷物和食物残渣,于是经常到人类定居的村落觅食。

  某一天,人们发现了觅食的红原鸡,被它美丽的外形吸引,就想办法抓住并圈养它们,用于祭祀。

  例如野生红原鸡的视力很好,以便于野外捕食和发现危险,被圈养后,红原鸡不需要捕食也没有了威胁,视力就慢慢退化了。

  同时,人类为了方便管理,有目的地进行了选育,将视力弱、警觉性差的个体保留了下来。

  最后,被圈养的那部分红原鸡,在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慢慢演变成了家鸡。

  哪里才是家鸡的驯化中心?找到了祖先,也大概推测出了驯化的过程,那么家鸡的驯化最先发生在哪里呢?

  不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鸡最早在东南亚驯养,时间大概是距今四五千年。随后鸡的脚步一路向北,逐步扩散到中国、俄罗斯、欧洲、美洲。

  2014年年底,中国农业大学和德国波茨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我国河北南庄头遗址出土的几根鸡骨头的线粒体DNA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我国华北地区可能是家鸡的起源地之一。而这个驯化时间,可能要提前到1万年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线粒体DNA数据,发现该序列中含有PCR扩增反应的引物序列,数据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日本的一些学者,对中国北方和中部地区18个遗址出土的“疑似家鸡”的遗骸重新梳理,结果发现没有一份能被明确归为家鸡!

  德国慕尼黑大学牵头的国内外学者通过重建全新世(Holocene)以来中国北方的古气候条件,认为野生红原鸡不可能生活在北纬25度以北的地区。

  不过,我国河南省的殷墟遗址曾出土过家鸡的头骨,证明了至少在大约33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家鸡了。

  最终,“家鸡的驯化中心是东南亚丛林”这一观点也未能成为定论,关于家鸡驯化中心的课题仍待学者们继续探究。

  你爱吃哪种鸡?家鸡在驯化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不同的品系,我国常见的有三黄鸡、白羽鸡、乌骨鸡、芦花鸡等。

  其中,三黄鸡和白羽鸡养殖规模比较大(我国南方家养的土鸡,和红原鸡相似度很高)。

  三黄鸡生长速度没有白羽鸡快,但肉质嫩,味道更好;白羽鸡生长快、抗病性好;乌骨鸡的羽毛呈洁白的毛球状,全身皮肉却都是黑色,味道十分鲜美;芦花鸡肉质细腻有嚼劲,色泽也很鲜亮,很受食客欢迎。

  当然,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中国吃货们也根据鸡的不同部位,研究出不同的烹饪方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