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中旬至5月,沈阳植物园里万物生发,众花吐妍,树翠鸟啼,春意浓浓。杜鹃、丁香、小桃红、海棠、梨花等春花争相绽放,芬芳四溢。蓝天白云下高耸的凤之翼,百合塔下惊艳亮眼的花毯,花红柳绿掩映中的青瓦粉墙,飞花漫舞的亭台楼阁,倒映繁花的一湖碧水……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繁花胜景。无论你行走到何处,都能感受到丝丝香风,觅到许许春色……
沈阳植物园占地2.46平方公里,被誉为“森林中的世博园”,更是沈阳市最大一片赏花胜地。它地处市区东北部低山丘陵边缘,是长白山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至沈阳、抚顺交界地区的观音阁,向西与棋盘山之间形成一条支脉,与福陵天柱山东西相望;地形曲折多变,基本呈四周高、中间低,有起伏的丘陵、台地,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也有宽敞平坦的开阔地带;土壤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属于北温带华北、内蒙古、长白山植物区系交会的中间过渡性地带,具有多种植物栽培和引种驯化的优越条件,是沈阳当之无愧的“后花园”。
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世界最早药典发源地和世界园林之母,世界植物园最早起源于中国。我国最早的植物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前后建立的“神农药圃”,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植物园雏形。
“奉天植物研究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是沈阳最早成立的具有植物园性质的机构,园址位于大西边门外“庄子”。占地1900亩.划分野生植物、工艺植物、树木、蔬菜、花卉、谷物等六区。
●1916年,“奉天植物研究所”并入东塔农业试验场后废止。此后,一批立志于植物科学研究的归国留学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创立植物园,推动了我国植物园事业的发展。
●1950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刘慎谔在东北地区开展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并组织东北农学院有关科技人员,联合东北大专院校的专家,开展了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地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等研究工作,在东北开创了植物学科学研究基地。
●1955年,在刘慎谔和林学家王战教授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树木园和植物标本馆正式成立。
●1958年,国务院先后下达文件,号召实施“全国(城市)园林化”,以美化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文件同时提出要“充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绿化品种;中科院也做出“有所必有园”“大力发展全国植物园网点的指示”。沈阳市城建局及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开始着手共同研究筹建沈阳植物园事宜,明确指出植物园的性质和任务为:“美化城市,逐步实现城市的园林化,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和普及植物知识”“进行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栽培育种工作,从而充实城市绿化品种,发展经济林业”。
●1959年,无疑是沈阳绿化突飞猛进的一年。4月5日,沈阳市委和市人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城市绿化运动的决定》,并成立沈阳市绿化委员会。10月6日,沈阳植物园筹备处成立,名誉主任为焦若愚。
沈阳市城建局与中科院林土研究所根据市委确定的“逐步将东陵一带建成我市最大的游园,以供城市劳动人民休息娱乐之用”的城市远景发展规划,将“东陵一带”列入植物园园址选择范围,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并根据植物园对地形、地貌、土壤、水文以及交通等条件的要求,最终将园址圈定在高坎公社一带的低山丘陵地区。
说起来,沈阳植物园选址之处,历史人文遗迹不少!据历史资料记载,植物园周围的“旧站”“高坎”“上马”(上马家湾子)、“中马”(中马家湾子),“下马”(下马家湾子),“烟台”(烟台尼鲁),“七间房”和“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的旧站、高坎、七间房、烟台,曾有“祥云寺”“龙泉寺”“青云寺”和“关帝庙”等古刹,而旧站比其他古村寨的年代还要久远。
贯穿园内的沈抚铁路原名“奉海铁路”,是1925年由东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而此前,东北地区铁路都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所修。奉海铁路是东北近百年历史的重要遗迹,虽然其通过植物园路段仅有1.5公里,却是中华民族抵御日本侵略的历史缩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历史见证,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
1958年,主席前往抚顺途中,曾到旧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视察。翌年,沈阳植物园便在此筹建,两者可谓历史巧合。
●1960年1月13日,制定《沈阳植物园规划方案》。2月12日,正式成立沈阳植物园。时任沈阳市委书记焦若愚为植物园题字命名,并在北区的梨花湖旁栽植了“秋子梨”这一地方乡土树种。如今,该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花艳果累,已成为沈阳植物园的打卡点之一。
●1966年,初具规模的植物园遭到严重破坏,管理机构撤销,林木被毁,多年引进的优良树种所剩无几;可耕土地被私人种粮种菜。建园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共引进露地越冬木本植物43科380余种,40万株,成为全市乃至东北地区从事植物引进栽培的科研基地之一。
1992年,植物园建成了南门和游览区主干道。1993年,投资200万元,完成南部围墙3900延长米和游览区环路工程。游人沿环路而行,可观赏整个景区风光。
沈阳植物园的发展,牵动着当年植物园筹委会主任焦若愚的心。1992年8月,焦若愚再次为植物园题写了园名和“沈阳植物园绿化、美化、净化”字幅。
全新的园林,给了沈阳人耳目一新的观感——来到沈阳植物园,让沈城人惊叹的是这里的怡人景致,亭台阁榭匠心独运,满目的翠色,涟漪的波光,一派曲水流觞、荷下听风的情趣。
游人们发现,这里已经种植了千余种植物(其中露地观赏树木400余种,露地花卉200余种,温室花卉300余种),有6公顷的水面,有平展如茵的草坪,有独特的森林浴场,更有清新的空气和和煦的阳光。
1993年开放的园区共分观赏植物、专类植物、娱乐活动、儿童游乐四个部分。其中湖面上的娱乐活动区煞是好玩,飞渡桥、好汉桥、斜拉桥等30余座风格各异的索桥让游客们过足了玩瘾,因此也备受游客青睐。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1993年之后,每年的春天,沈阳植物园便进入黄金观赏期。建有以观赏常绿树为主的松杉园,以观赏园林树木为主的荟翠园,以观赏早春开花为主的迎春园,以观赏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卉园,以观赏玫瑰为主的蔷薇园以及草坪园等各种花木园。在园中还有形态、功能各异,堪称沈阳一绝的索桥18座,其中有15座获得了沈阳市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没有人会忘怀这里的旖旎风光,没有人会忘怀这里的花香洇漫,更没有人会忘怀它带来的深深愉悦。
沈阳人到植物园松塔造型的雕塑下面拍照,是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1994年园内游人量达50万人次,1995年为100万人次。
为丰富植物园景观及扩大育苗地,1994年9月新征土地300亩,使植物园的总面积达174公顷,其中水面6公顷,道路及建筑占地5.47公顷,绿地面积163.53公顷,旅游开发区占地7.4公顷。同时建成围墙1900米,铺设各种路面15000平方米,在翠湖建成一座二层亭。
2004年9月1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第56届大会正式批准沈阳举办“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类别为A2+B1级专业国际展会,使沈阳植物园成为世界知名的园林。“世园会”以沈阳植物园已建成的南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区为核心区进行建设,并向东、南方向拓展,总规划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是历次“世园会”中占地规模最大的。
200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沈阳植物园内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荟萃了世界五大洲及国内重点城市的园林和建筑精品,近百个风情展园建筑如繁星点缀整个园区,散发出人文艺术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独特魅力,沈阳植物园也成为集绿色生态观赏、精品园林艺术、人文景观建筑、科研科普教育、娱乐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景区。同时,天下第一斜塔“凤之翼”、大型观赏温室“玫瑰园”、雕塑体建筑“百合塔”三大主体建筑和自然生态景观、人工景观、滨水湿地景观三大特色景观,成为现代园林景观的典型代表。
沈阳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和旅游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集种质资源保护、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等于一体的北方综合性植物园,既具有植物保护和科研科普等多元服务功能,又是一个依托于地域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旅游观光胜地。园区内森林生态环境良好,人、植物、动物其乐融融,诠释、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理念。
沈阳植物园是以收集、研究和种植展示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及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植物资源为主,同时引进展示国内国际名贵植物为特色的,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目前,已栽植露地木本植物、露地草本植物和温室植物2200余种,其中露地木本植物约640种、露地草本植物约1400种、温室植物约200种;收集东北地区迁地保护及濒危植物2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东北红豆杉、金钱松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4种,国家三级保护树种核桃楸、水曲柳、黄檗、天女木兰、红松等10余种,以及辽宁省二级保护植物6种、三级保护植物19种,且都具有较好的森林景观效果。
1989年,沈阳植物园设立“辽宁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中心”和“基因库”。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引种了金丝垂柳、杜仲、美国红枫、海棠等新优品种,并得到推广应用。
多年以来,沈阳植物园一直秉承着当初建园的方针“加强植物建园,搞好引种驯化,为城市绿化、美化、香化提供新的优良种类”,其步骤是先省内、后省外,先东北、后华北至西北,把各区珍稀濒危植物引进来,扩展开,既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合理地利用野生资源,为城乡绿化和生产、生活服务。
在文明演进过程中,植物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农、食和药用功能。不同植物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也影响着人们对植物的选择和创新利用。
沈阳植物园的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和文化内涵。几十年来,沈阳植物园在引种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很多植物已引种成功,如从北京引进的猬实,20世纪80年代栽植在市南运河带状公园,为城市绿化增加了新的品种。仅1983—1990年间,就向市区供应各种珍贵绿化苗木609157株,成为沈阳市培育珍贵绿化树种的基地。
植物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背后,彰显了一代代科学家的苦心钻研、艰辛奋斗和执着坚守。与引进种子相比,引进树苗的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引种培育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听说山西管涔山上有种叫银露梅的珍稀树木,便前去选苗。他们登上海拔2700米的山顶,在密林中找到了这一珍稀树木。挖出树苗后,为了确保引进理想的树种,他们在树木根部粘上黄泥浆,涂上青苔,再包上草袋子,坐火车回沈的路上,他们还不时地为树木淋水……
树木异地移植后不大容易存活,这就需要驯化。对此,他们常常设“小灶”,对引种的树木一树一养、一树一驯。有一年,工作人员从长春引种的日本绣线菊没过多久就枯死了,第二年他们又从熊岳引进1棵,并将这1棵剪成100棵枝条,经过激素浸泡刺激后,扦插入土,罩上塑料薄膜,还在上面搭建透光的凉棚。经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精心驯化,如今这种植物已经广泛培育,树木高度也大幅增加。
经过几代科学家们的努力和近60年的植物引种工作,如今沈阳植物园已建成牡丹芍药园、宿根花卉园、百合园、彩叶园、丁香园、杜鹃园、观果园、环保园、辽宁农艺园、盆景园、台地园、木兰园、水生植物区、松杉园、樱花园、鸢尾园、药草园、岩生植物区、阴生植物区和整形植物区等20余个植物专类园区,收集保存各类植物2263种,被誉为保育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为我国北方地区植物物种的收集保育及其示范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培育下,沈阳植物园内有一株百岁牡丹和一株80岁的山梨也颇有传奇色彩。
据记载,这株百岁牡丹为一栗姓人捐赠。1889年,他到洛阳会诗访友,因慕牡丹为花中君子,品格高洁,又为庆祝长子出生,欣然带回这株牡丹,植于小园,殷勤培育,枝繁叶茂。至今已过百年,相传五代,年年花开百余朵,国色仙姿、雍容华贵。时人有诗云:“牡丹生南国,天香更国色。洛阳离别泪,北国岁月多。春风沐浴季,花繁盛百朵。临园一赏后,倾城四方客。”
80岁山梨枝叶繁茂,横条横空而生,树冠广阔,冠幅大于树高,花有数万朵,花香四溢,蜂飞蝶舞、令无数游客驻足留影。时人有诗云:“湖畔生山梨,繁盛古来稀。德泽花万朵,覆压横枝低。阳春睹芳奇,十日香数里。何日游故地,为约一年期。”
何止如是,几乎每位沈阳人都会在沈阳植物园找到心中的“打卡地”。正如同一位诗人在沈阳植物园写出“天公妙造生花笔,万紫千红总是诗”的诗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林依轮:鸡架里的贴骨肉是最香的!来到辽宁沈阳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美食#跟着秋晚游沈阳
“秋晚”首秀演员黄轩 品尝沈阳美食 语出惊人#分享东北人餐桌上的美食 #跟着秋晚游沈阳 #2024央
沈阳美食多到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没有一个明星能饿着离开沈阳 #跟着秋晚游沈阳 #2024央视中秋
六个沈阳知名的 本土冷饮品牌最后一个你肯定没想到 #分享东北人餐桌上的美食 #央视中秋晚会 #东北宵QY球友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