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撞倒一根塑料立柱被索赔900元到底警示了谁?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次数:

  近日,宁波一名网友发视频称,自己驾车从一小学停车场驶出道闸时,撞倒一根塑料立柱,道闸公司的陈某联系后索赔900块钱,引发关注。

  有记者在网上检索发现,类似塑料警示弹力柱售价约7.5元。对此,相关街道工作人员回应,陈某系第三方服务公司的理赔员,事发后已被公司严肃处理,调岗降职,“提出900元的赔偿里包含了探查费、人工费用等,但确实有点多”。最终街道没有QY球友会网站让车主赔偿并向他致歉,被撞塑料警示立柱也已拆除。

  此事看起来已得到妥善处理,但当事人及网友心中的一些疑惑还没有得到澄清,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相关方有必要把围绕此事的疑问调查清楚,并给公众一个说明。

  首先,索赔900块钱,到底是陈某的个人行为,还是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决定?如果是个人背着公司向车主索赔,那当然是处理个人,调岗降职并不冤枉。可如果这是公司行为,陈某系具体执行人员,现在因为舆论聚焦而不得不被甩出来背锅,那不仅对陈某不公平,也无助于杜绝后患。

  其次,这900块钱到底是随口漫天要价,还是某种灰色成本的体现?在该新闻的留言区,就有网友说,“有没有可能他们当初装这个警示立柱就花了900块?”看似玩笑,可也并非全无现实背景。人们担心出现,诸如承包者在承包施建公共设施时虚高标价,再通过回扣等方式返利的情况。此事中,被撞倒的塑料立柱背后,有没有什么虚高标价的线索,其实值得深挖。

  而这次事发之后,被撞的警示立柱不是新装更换,而是直接拆除了。这有些耐人寻味。是不是意味着,或许当初那个警示立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媒体发布的现场图片也能看到,立柱的位置会让车道拐弯处变得更窄,这就需要思考,安装立柱到底是为了保障安全还是增加隐患?

  车主不小心撞坏警示立柱,一般可能会觉得理亏,如果不是这次的要价过于离谱,很可能就照要求赔偿了。现实生活中,此类情形并非孤例,2023年一男子撞坏马路3节护栏被要求赔偿1.5万余元;今年6月,有人开车轧坏景区两块砖被索赔2000元。行车在路上,不小心撞到公共设施并不罕见,索要赔偿应该合情合理,报价的基础应该是为维护公共设施买单,而非信口要高价,如此难免受质疑有人是想从中获利。这是类似个案背后,人们更普遍的担忧。

  回到此事,针对网上的各种疑问,包括这900块的索赔额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当初为什么要在涉事位置装警示立柱,有没有进行安全性、必要性论证,成本多少,有必要一一厘清。

  只有更翔实的调查,相关街道办和服务公司才能自证清白。一根警示立柱会不会侵害车主权益,还得看其背后的管理权责是否清晰。


本文由: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