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加快鸽业科技创新步伐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日期:2024-08-23 浏览次数:

  我国是全球鸽业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目前鸽业已经成为继鸡、鸭、鹅后的第四大家禽产业。

  “随着鸽业的快速发展,鸽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产业发展带来显著推动力,提高了鸽子生产的效率和质量。”11月27日,在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鸽业科技论坛上,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程晓仙如是说。

  “目前,我国肉鸽饲养量已占世界的80%,2022年,存栏种鸽4386万对,出栏乳鸽5.84亿只,年增长10%。”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表示。

  鸽子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民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伊朗鸽子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波斯帝国时期,那时鸽子被用作重要的通信工具。直到今天,鸽子还是当地人的重要伙伴,也是伊朗文化的一部分。”伊朗克尔曼大学Ali Esmailizadeh(阿里·埃斯兰扎德)博士说。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优秀的科技人才,鸽业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肉类膳食的重要补充,鸽业也在这一历史机遇下迎来了新发展。”马荣才指出。

  据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信息技术工程与管理科学大学Abdul Wajid(阿卜杜勒·瓦吉德)博士介绍,专业化新品种的选育、规范的饲养标准、科学的疾病防控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鸽业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挑战。

  “科技发展落后于产业发展,在种业、QY球友会网站饲料、疫病防控、鸽肉(蛋)加工和智能装备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制约了鸽业进一步发展。”程晓仙表示。

  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秦玉昌建议,产业发展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夯实基础。要借鉴家禽产业发展的经验,加强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立“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理念,推动我国肉鸽产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鸽子研究在我国属于畜牧行业的新领域。“2019年,我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鸽养殖研究室。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产业的需求开展了鸽矿物质需求和绿色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育种技术是鸽业的‘卡脖子’问题,我所还开展了基因芯片的研究工作,期待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解决育种难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鸽养殖学科带头人王铮介绍,未来,亟须继续加大对鸽子研究的扶持力度,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

  肉鸽是重要的药食同源食材。“建议深入开展肉鸽营养强化和营养评价方面的研究。目前针对肉鸽营养强化和营养功能评价的研究很少,需要深度挖掘肉鸽潜在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提升肉鸽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肉鸽养殖的综合效益。”秦玉昌说道。

  “2017年11月18日,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目前鸽业联盟内企业的鸽肉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70%以上。”秦玉昌建议,未来,更要坚持目标导向,企业出题,研究单位答题,社会和市场检验的企业和科研院校合作新模式。开展联合育种,探索建立区域性的肉鸽育种产学研联合体,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本文由: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