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芒果、樱桃、西瓜、蓝莓……春夏之交,市场上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丰富多样、品质优良的农产品需求增加。
目前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已经用上了中国种子,但还有一些农作物的种源仍然依赖进口,其中就包括柑橘、苹果、草莓等常见水果。
如何破解我国优质水果的种源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还不是果业强国,果品质量和果业效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下一步,要在种质资源保护、高质量利用、高效育种技术研发、突破性或重大品种培育等四方面着力,推动果品种源高质量发展。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果树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保持世界第一,但其中大量优质品种来自国外。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王力荣表示,根据树种栽培面积及不同来源品种占比分析发现,我国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分别占果树栽培面积的30%、30%和40%。
虽然自主品种资源在枣、桃的市场占有率在8成以上,但苹果、葡萄等外来树种的国外引进品种市场占有率在50%—90%。尤其是原产日本的“富士”系苹果品种,国内种植面积高达80%。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龚荣高表示,我国甜樱桃和柑橘这两种水果种植相当部分为国外引进品种。以四川杂柑为例,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春见”和“不知火”均来自日本。虽然也有种植本土的黄果柑,但面积相对而言很少,而且市场占有率极低。
引进品种占主导的情况在甜樱桃种植上也很明显。甜樱桃主要指欧洲甜樱桃,即俗称的“车厘子”,相关品种自上个世纪引入中国种植后,从山东逐渐扩展至全国多个区域。因此,甜樱桃的品种大多源自美国、乌克兰、日本、俄罗斯等国,目前四川主栽的品种“红灯”“拉宾斯”“宾库”等均是在国外品种基础上进行选育或引进的。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猕猴桃。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猕猴qy千亿体育官方网站桃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市面上卖到断货的“金果”却来自新西兰,新西兰的佳沛集团也凭借着中国市场旺盛的消费能力,成为全球猕猴桃企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收益颇丰。
“全国水果种类中,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已经排第九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涂美艳研究员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猕猴桃在中国一直是一种野生植物,从20世纪初开始,新西兰将这一中国的野生植物引入,通过不断改良,培育为果树,最终诞生了抗虫害能力强、口感甜美的“金果”和“青果”。
反观中国本土猕猴桃,我国虽然是猕猴桃原产国,但由于品种单一,在国际市场上一度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难题。
四川省农科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调研显示,长期以来,我国猕猴桃科技研发与实际生产结合程度不紧密,自主研发并审定的品种或品系120余个,但实际主栽品种不到20个。良种研发推广和生产管理技术脱节导致我国猕猴桃亩产水平仅1.1吨,与新西兰2.3吨、意大利1.5吨的亩产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川都江堰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介绍,都江堰猕猴桃是从1979年开始规划,从日本引进海沃德,1984年后,四川全省进行栽培。都江堰种植猕猴桃的面积有10.3万亩,其中有6万亩海沃德,分布在丘陵山地。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猕猴桃与全球最大的猕猴桃销售公司新西兰佳沛集团的差距,是猕猴桃品质的一致性。“不论是一个,还是一箱、一柜、一船,佳沛猕猴桃送到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基本口味、成熟度都是一样的,在上海卸船的地方吃,与在成都吃成熟度也是一样的。
说明整个产业链控制得非常精准。”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道,对于国产猕猴桃来说,购买时想要买到满意的可能最需要的是运气。“不是自己说自己不行,买到好吃的国产猕猴桃真的凭运气。”现在中国猕猴桃还没有一个标杆,尤其红心猕猴桃,很多商超看不到,原因之一就是品质过于不稳定,商户不愿意卖。
涂美艳说,我国猕猴桃科研历程较短,仅40余年,与其他大宗水果比起来研究深度还不够。过去我国猕猴桃相关的科研工作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尤其偏重育种不重视栽培技术研究,造成单产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猕猴桃育种成效显著,但育种技术还较为传统,且在新品种区试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上较为薄弱,造成新品种推广过程中问题较多。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水果和蔬菜种子市场上,美国孟山都、荷兰纽内姆、荷兰瑞克斯旺等国外主要生产企业名列前茅,中国国内的育种公司尚未能进入领先梯队。
依赖引进品种意味着种植户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购入种苗,消费者买到水果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例如曾经每斤数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和每颗三四元的“红颜”草莓。不过,随着国内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些水果价格在逐步下降。
但近年来,包括日本、新西兰在内的各国更加重视种子的知识产权保护并进行了相关立法,虽然诸如“富士”苹果等上世纪选育的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期已经结束,不存在“卡脖子”问题,但对于新品种而言,未获得国外种子企业授权就种植可能会出现法律纠纷,并会再次影响国内水果售价。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每一颗优秀的“芯片”都来之不易。龚荣高以甜樱桃举例称,与水稻等大田作物不同,甜樱桃等水果的育种周期更长,通常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多年。因此,各国以及各企业都会努力保护自己的种子知识产权。
龚荣高表示,目前从国外引进优质水果品种的难度越来越大,各国都在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保护种子的知识产权。这不仅导致引进外国品种的成本增加,如果种植国外未经授权的品种并销往国外市场,还可能面临官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曹永生介绍说,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还不是果业强国,果品质量和果业效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要在种质资源保护、高质量利用、高效育种技术研发、突破性或重大品种培育等四方面着力,推动果品种源高质量发展。
龚荣高介绍,虽然前期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的机构也在进行水果育种攻关,但引进筛选的品种数量多,而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的优良新品种不多,没有摆脱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国内水果育种起步较晚,资金和育种人员投入相对不足,这就要求行业进一步提高水果育种中的自主知识产权比例,包括品种选育、资源利用等,都需要摆脱过去以引进为主的局面。
在目标方面,专家建议,要兼顾“四个需求”,即满足消费者对果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满足生产者对绿色、低成本的管理需求,满足加工企业对品种专用化的需求,满足经销商对果实品质一致性、鲜果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波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果树种质资源的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利用、高效育种技术研发、突破性或重大品种培育方面,要采取以下举措:开展果树种质资源的系统收集保存,增加果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一方面加强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的收集和保护,另一方面加大引进国外果树种质资源的力度。
同时,要完善共享服务体系和平台。开展规模化果树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的精准鉴定,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优异性状基因并创制目标性状突出、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解析果树的果实着色、果实风味、果肉褐变、果肉质地、果实种子有无、果实大小、抗病虫、抗寒、抗旱、肥料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挖掘其关键调控基因,研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并建立智能育种技术体系,深度融合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育种科学。
加快构建果品感官评价技术体系和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三方参与的果树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综合性状强的突破性或重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