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全系列】黍亚科—黍族(四):黍发布日期:2024-09-06 浏览次数:

  黍属(学名:Panicum)是禾本目禾本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500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达温带;我国18种2变种(包括引种归化的)。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可具根茎。秆直立或基部膝曲或匍匐。二叶片线形至卵状披针形,通常扁平;叶舌膜质或顶端具毛,甚至全由一列毛组成。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常开展,小穗具柄,成熟时脱节于颖下或第一颖先落,背腹压扁,含2小花;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二小花两性;颖草质或纸质;第一颖通常较小穗短而小,有的种基部包着小穗;第二颖等长,且常常同形;第一内稃存在或退化甚至缺;第二外稃硬纸质或革质,有光泽,边缘包着同质内稃;鳞被2,其肉质程度、折叠、脉数等因种而异;雄蕊3;花柱2,分离,柱头帚状;染色体x=9,10;叶片解剖具花圈型构造;为4碳植物;幼秆顶原套细胞为一层;内稃顶部表皮电镜扫描特征:状突起为复合的或数个聚生,呈不规则的排列。

  黍(学名:Panicum miliaceum),是禾本科黍属的一个物种,其种子形小常作为饲料作物和谷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叫黍子,生长期短,耐寒、耐旱、QY球友会官网耐贫瘠;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小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

  中国栽培黍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籽实灰化样品的定年测试,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种植的是黍,比粟更早;而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

  中国北方不仅关于黍子的遗址多、时代久远,而且还发现了黍子的大量野生种和品种类型,这些都是中国作为黍子起源地的佐证。目前世界各国学界基本采纳了栽培黍起源于中国的观点。

  在《诗经·魏风》中有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可见黍的栽培在先秦时期的重要意义。

  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新疆偶见有野生状植物。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都有栽培。

  该种为人类最早的栽培谷物之一,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

  黍的籽粒有硬而光滑的种皮,适于贮藏;灾年可将其籽粒连同种皮一起磨成粗粉,混合野菜度荒。磨米加工时籽粒脱下的皮壳叫糜糠,是家畜家禽的主要饲料。黍子的茎秆叶是牛羊冬季的主要饲草。产区糜子的丰歉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还直接畜牧业的发展:糜子歉收,糜草不足,会造成牛羊等家畜存栏量下降,越冬时大批死亡。晋语区的人以黍制成的黄糕为主食。

  黍是重要的救灾备荒补救作物。在遭受洪、涝、旱、雹灾之后,生产自救,抢种、补种黍子,充分利用其它作物无法利用的水热资源,夺取较好收成。如在1962年中国旱灾灾情严重,全国黍子播种面积达历史最高值,其中内蒙古688 000公顷,陕西291 000公顷,甘肃245 000公顷。

  在中国古代,糯性黍是重要的酿酒原料。陆游诗中有这样描写:“河滨古驿辟重门,雉兔纷纷黍酒浑。”“药苗可斸携长镵,黍酒新成压小槽。”“里巷鱼餐薄,坊场黍酒浑。”等等。在现代,仍有一些酒厂生产黄黍米酒。

  黍类在亚洲很多地区、俄罗斯和西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美国和西欧,主要作为牧草或用来制干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作为主要谷物。

  蒙古人以此制作炒米,方法是先将黄米放入水锅里煮到米嘴开裂,才能放入大灶与沙子一同爆炒,趁着锅热了赶紧将沙子与米糠过筛,炒米便可食用。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一般株高0.3至1.3米(珍珠黍可高达1.5至3米)。穗状或总状花序,也有圆锥花序。除珍珠黍外,种子脱粒后谷壳不脱落,去皮后常呈奶油白色。

  黍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6%至11%,脂肪约1.5%至5%。黍类味浓,不能制膨松面包,主要用于小面包干及做粥或饭。

  大黍(学名:Panicum maximum)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台湾等地有栽培。

  在荒野路旁归化。在台湾和香港已成为常见杂草。 耐长期干旱,在炎热、湿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良好,但不耐寒。

  大黍属喜温植物;七八月份气温高,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大黍属中生植物,根系发达,抗旱性能较强。在干旱高温、地表干烈的情况下,该草约40天未灌水仍然能坚强地活下来,且生育期未见明显推迟,仅生物量略有下降。

  大黍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明显高于湖南樱子和苏丹草水分含量也较高,而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低于湖南稠子和苏丹草,这是大黍草质柔软之所在。大黍的草质柔软,产草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类雀稗属(学名:Paspalidium)是禾本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2种,分布于温带地区。其中类雀稗我国南部亦产。

  多年生草本,秆粗壮而倾斜。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穗状花序交互排列在主轴上而成顶生圆锥花序,紧贴主轴,穗轴略呈三棱形,着生小穗的一面有弯曲的龙骨状突起;小穗椭圆形,背腹压扁,先端急尖,无芒,沿龙骨状突起密集交互排列成2行;小穗含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为两性;第一颖微小,第二颖等长或较短于小穗;第1外稃与第二颖为圆形,内稃存在或缺;第2外稃骨质,背部隆起而对穗轴,先端尖,边缘内卷,包卷同质的内稃;鳞被2;雄蕊3;花柱2,柱头帚刷状,近顶端伸出。颖果平凸。染色体x=9。

  类雀稗(学名:Paspalidium flavidium),为禾本科类雀稗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多生于海拔150-1 500米的山坡、路旁、荒地及田边。产云南、广东、海南;热带非洲,印度以至大洋洲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

  雀稗属(学名:Paspalum)是禾本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3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与亚热带,热带美洲最丰富。我国有16种(连同引种栽培的)。

  多年生或一年生。秆丛生,直立,或具匍匐茎和根状茎。叶舌短,膜质;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扁平或卷折。穗形总状花序2至多枚呈指状或总状排列于茎顶或伸长主轴上;穗轴扁平,具狭窄或较宽之翼;小穗含一成熟小花在上,几无柄或具短柄,单生或孪生,2至4行互生于穗轴之一侧,背腹压扁,椭圆形或近圆形;第一颖通常缺如,稀存在;第二颖与第一外稃相似,膜质或厚纸质,具3-7脉,等长于小穗,有时第二颖较短或不存在,第一小花中性,内稃缺;第二外稃背部隆起,对向穗轴,成熟后变硬,近革质,顶端钝圆,有光泽,边缘狭窄内卷,内稃背部外露甚多;鳞被2;雄蕊3;柱头帚刷状,自顶端伸出;胚大,长为颖果的1/2;种脐点状。染色体小型,x=10。

  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生于荒野潮湿草地。

  雀稗是放牧地的优等牧草,牛、羊均喜吃。据中国江西省饲料研究所测定,孕穗至抽穗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3.83%、粗脂肪17%、粗纤维33.99%、无氮浸出物42.10%、粗灰分8.91%。

  百喜草(学名:Paspalum notat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禾本科雀稗属。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加勒比海群岛和南美洲沿海地区,中国台湾、广东、上海、江西等地大面积引种。

  百喜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力较低、较干旱的沙质土壤上生长能力仍很强。基生叶多而耐践踏,匍匐茎发达,覆盖率高,所需养护管理水平低,是南方优良的道路护坡、水土保持和绿化植物。

  百喜草植株匍伏,草皮结实,耐牲畜低度啃食及蹄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可固土保水。在砂质贫瘠的海岸地带、水土流失的坡地、疏林山地及种植温带牧草夏枯严重的地区,都易建植百喜草牧地。百喜草用种子种植,草地利用年限长达7-8年以上,在肥力较低的土壤有保持中等产量的独特能力,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牧草。

  百喜草适于放牧,亦适宜刈割青饲和晒制干草。草叶量大,茎穗少,是草食家禽及草食鱼类的优质青饲料。不同生长期其营养成分有差异,绝对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在开花初期为7%-15%,开花后期为13%,其营养物质消化率超过65%。

  百喜草草丛稠密,草皮紧贴地面,根系发达深生,对土壤的保持和地表迳流的降低具有相当好的功效。台湾凤山热带园艺分所在25°陡坡地种植有百喜草的覆盖及敷盖区与净耕区进行土壤流失比较观测,在百喜草覆盖区几乎没有土壤流失,而净耕区在5年内土壤流失总计达235000千克/亩。2011年江苏储国良等在10°的坡地上进行百喜草覆盖对比试验,结果对照区的土壤流失量为百喜草覆盖区的67.1倍,每次雨后,对照区的承接池一片混浊,覆盖区的承接池则水少且清澈见底。

  百喜草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被广泛应用于防止土壤侵蚀,护坡固土。在台湾,百喜草被确认为水土保持用最佳草种,并从1975年起全面应用于坡地的覆盖保护、斜坡滑落、崩塌及土壤冲蚀等水土流失的治理。

  百喜草是牧坪兼用草种之一。百喜草茎粗叶大,草丛较高,草坪欣赏价值不高,耐磨性也不是很好,不宜作观赏性草坪和运动场草坪利用。1993-1994年张巨明等在深圳对19个暖季型草坪草种的坪用性能评定结果证实。但是百喜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建坪快,建坪费用低,不需设置专用喷淋设施,日常维护省工,草坪期长,其净化空气能力强,适宜大面积建植作生态草坪或公路绿化。

  鸭乸草(学名:Paspalum scrobiculatum),为禾本科雀稗属下的一种一年生草本作物。

  分布于中国台湾、云南、广西、海南;印度等东南亚各国及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生长在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于路旁草地或低湿地。

  鸭乸草喜温暖气候,耐热不耐寒,对霜冻很敏感,对麦角病有免疫性。耐旱性强,耐瘠能力中等。对土壤适应性较广,耐酸性土壤,只要合理施肥在pH值为4.5以下的酸性土壤上也能良好生长,但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最好。

  营养价值: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鸭乸草每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鲜草5.25-6.00万千克。鲜草干物质含量为20.7%,干物质含粗蛋白质9.89%、粗脂肪1.64%、粗纤维30.30%、无氮浸出物50.61%、粗灰分7.55%,是牛、羊和鱼的优良饲料。

  生态效益:鸭乸草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均可种植,因其分蘖快、根系发达、种子脱落后翌春自然发芽生根,这样可以多年利用。该草既适于放牧利用,又可用于保持水土种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众再次“大降价”!最硬SUV,20万档次仅售13万,还要啥比亚迪宋?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持卡人在法国境内的日均消费最高

  国行iPhone15Pro Max居然有网络锁!网友发现及时,果断退货!

  一日三连跳!“摩羯”变身巅峰强度登陆,或成10年来最强!多地紧急停课→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今起停牌,中国资本市场规模最大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官宣

  班主任在与不在两个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看懂我的提醒,你不会有这个问题!

  领克Z10正式上市:19.68万元起 全球首搭AMD V2000A芯片

  全新 NIO Phone SkyUl 2.1.0版本升级,蔚来做手机是认真的


本文由: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提供